面对辖区户籍老年人口比重占44.61%的状况,静安区临汾路街道聚焦辖区老年群体高频急难事项和难点痛点堵点,通过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,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,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转型升级。近日,临汾路街道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民政部、卫生健康委命名为全国“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”。
信息化管理服务设施全覆盖
临汾路街道面积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非常高,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到2.7万人,养老服务需求十分大。为此,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紧紧依靠数字化技术,全方位开展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。
构建覆盖60岁以上老人系统数据库
临汾路街道通过开发民情日志数据信息系统,构建了一个以60岁以上人、房、户信息为基础,以老年人群分类标签、居社互动记录为扩展的综合信息库,实现了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信息的全覆盖,提升了街道以及下辖居委在为老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精准性、主动性、前瞻性。
搭建“一卡通”信息服务管理平台
,,telegram搜索技巧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,telegram搜索技巧包括telegram搜索技巧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,telegram搜索技巧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依托信息化平台,加强养老服务管理。依托“一卡通”信息化系统,实时掌握社区助餐点的运营情况,并结合数据定期进行评估,促进服务质量改进。
“民情日志”大数据系统形成“信息聚合”
街道依托“民情日志”大数据系统,为社区3.4万房屋,8.3万人口建立了“数字底座”,整合了调研走访数据、业务系统数据等,形成“信息聚合”。
通过汇聚各居民区一户一表的基础数据、街道各个条线部门的业务数据、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居民办事数据、大调研大走访数据等四个源头数据,汇集100余类身份标签、服务标签,积累超过1000万条民生数据,对每位老年居民进行了人物画像,通过各类业务系统接入,居民形象更为立体,涵盖了基本信息、社区活动、社区参与、民主协商等,通过数据库查询,不同部门可以了解居民的多元信息。
“数字驾驶舱”系统作为“民情日志”3.0版,在此基础上沉淀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网统管”以及区街镇级13个业务子系统数据以及临汾地段医院居民健康数据,使涉及老人的多源数据在一个页面并流呈现,构建起了临汾社区治理的“数字全景图”。
构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